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打好党建扶贫“组合拳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赵保峰
    2019-05-09 10:05:37    来源:黔西南日报   转载

    打好党建扶贫“组合拳”

    —— 晴隆县紫马乡党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侧记

    来源:黔西南日报     2019年02月12日        版次:02    作者:通讯员 袁 华 罗开峋

      晴隆县紫马乡位于县城东南部,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4公里,国土面积68.4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达53.4%,辖5个村80个村民小组1.78万人,属晴隆县重点贫困乡镇之一,全乡5个贫困村中,就有4个深度贫困村。

      近年来,紫马乡党委聚焦脱贫抓党建,聚焦基层打基础,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形成了一套“组合拳”,全面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,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呈现了一派生机活力。

      “从无到有”建阵地

      2017年以前,紫马乡5个村都是由2至3个小村整合,党员活动室由于年久失修、透风漏雨,干部办公挤一起,群众办事不方便。

      面对这样的现状,紫马乡党委在仅有省民政厅支持30万元社区建设经费的情况下,毅然决然启动紫马、新洋、龙头三个村的党员活动室建设。

      缺资金怎么办?这是乡党委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      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,建党员活动室的钱从哪里来,让乡党委书记许春红伤透脑筋。多番思虑后,许春红心中萌生出一系列想法:“旧的党员活动室能不能置换,相关资金能不能整合,第一书记能不能利用人脉关系想想办法?”随即,他找班子成员、第一书记商量,达成了一致的意见,决定把旧的党员活动室通过正规程序置换出去,整合民族资金,文化建设、社区建设帮扶资金等各类资金,新建党员活动室。

      以“招商垫资”的方式引进一家公司全额垫资建设;找来紫马、新洋、龙头三个村的支书主任,协商解决了建设用地。就这样,在初期仅有资金30万元的情况下,紫马、新洋、龙头三个村的党员活动室建设启动了。随后,党员活动室建设又得到了各部门的大力支持,共整合了各类资金440万元用于基层阵地的建设。

      现在,五个村党员活动室均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,并配套建成广场、“五小”等设施,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同步建成。

      “高薪养廉”强队伍

      紫马乡在选优配强村两委队伍上,采取老中青结合的模式,搞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通过群众选、组织推,依托“学精神、谈思路、数变化、比发展”脱贫攻坚轮战会平台,择优从致富带头人、农村知识青年、党员中选择责任心强、富有激情、热爱农村工作的人员担任村两委班子;结合同步小康工作队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干部等,组建了一支“想干事、能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”的攻坚一线干部队伍。目前全乡各基层党组织班子已选优配强了,有全日制大学生1人,大专生1人,高中生6人,其余均初中以上文化,同时还聘请了2名离任老支书参与村级事务,进一步发挥余热、献计献策、助力脱贫攻坚。

      基层干部就是要携手群众干、干给群众看,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。要想把最优秀的干部留下,就只有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,让干部干有所值。

      怎样提高村干部经济待遇?是紫马乡党委政府党政班子面临的又一难题。党委书记许春红把分管党建和财务的党委副书记袁华、组织委员胡元两个请到办公室,问道:“现在村级财务已经实现了村财乡管村用,财务管理数据铁笼制度已完善。为了更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,大家都想想怎么提高他们的报酬。”

      一个星期以后,《紫马乡提高村干部工资报酬的实施方案》放到了许春红办公桌上。绩效哪里来?由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和村集体经济积累中来。随后,乡党政联席会议审核通过了该方案,《实施方案》规定,把村干部绩效和工作实绩挂钩,每月按800元为基数进行考核,采取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,结合考核情况和履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,分一二三等奖。

      村干部经济待遇提高了,基层实施完善了,党建基础打牢了,党建扶贫工作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,产业发展也更有成效,带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。

      “一村一特”抓收入

      抓什么收入?村两委干部主要抓村级集体经济积累。

      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怎么来?又怎么抓?这无疑又是一个困扰村两委干部的一大难题。

      紫马乡5个村都有自己的合作社,都是“村社合一”的经营模式的,村干部都是两头兼任的,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运作合作社,但合作社与村里的工作都得兼顾。如何把村干部的工作分配好,同时又把合作社运行好,做到两不误,双促进?

      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多次讨论研究,决定成立公司。通过多次与相关部门对接,“晴隆县惠润扶贫产业公司”很快就挂牌了。五个村的合作社纳入子公司进行管理。从此,紫马的村级经济发展走上了公司化道路。公司负责对接各村实施的项目,村合作社负责组织项目实施,项目资金、收益由公司管理,村两委干部拧成了一股绳。

     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,紫马乡实行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完成退耕还林总计10033.2亩,按照“公司占20%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占40%、农民占40%”的原则,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分的股份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,平均每个村增加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。

      紫马村开垦910亩荒山种植油茶,仅开垦费和定植就要花掉60万元,为节约成本,村里自筹资金68.5万元,购买一台挖掘机开垦、平整土地。这样,开垦、平整土地及定植油茶树只花了12万元,节省了48万元,折抵挖掘机成本,挖掘机实际支出20.5万元。如今开垦种植结束,村里将挖掘机出租,每月收入2.5万元,一年下来,不但赚了一台挖机,村里还有收益。紫马村由原来的“空壳村”变成了拥有一台价值68.5万元挖掘机和每年至少20万元的稳定收入。

      龙头村利用省财政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,借助村村通、组组通交通“三年大会战”的机遇,在该村建设砂石场1个,引进第三方公司合作,每月定额提取4万元,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,一年积累达48万元。

      新洋村获得了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,建设了高产牧草加工厂1个,种植高产牧草321亩,青储玉米1000亩,牧草亩产10吨,加工后每吨380元,扣除成本纯收入可达10万元,青储玉米牧草3吨,加工后每吨560元,扣除成本纯收入可达20万元,每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30万元以上。

      截至2018年底,紫马乡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均超过20万元,紫马村经济积累达32.78万元,还有价值68.5万元的挖机1台,新洋村经济积累达30.34万元,栗树村经济积累达57.75万元,龙头村经济积累达33.36万元,屯上村经济积累达22.88万元。村村都摘掉了“空壳村”的帽子。

      通过抓党建促脱贫,紫马乡党委把基层阵地、基层组织和基层队伍牢牢抓在手中,打出了一套完整的基层党建“组合拳”,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,持续掀起了党建扶贫一个又一个高潮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